家门口的城市书房|书灯长明处,嘉定夜未央

家门口的城市书房|书灯长明处,嘉定夜未央

hyde555 2025-08-11 中式家装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编者按:在哪里阅读?走出你温馨的小家,除了图书馆、学校、书店,社区的一角也许就有一个安静的阅读角落。遍布上海各个社区和商圈的城市书房,构成了书香上海的基底。

这些身边的城市书房,市民阅读、休憩、社交,成为市民生活的公共客厅。在2025上海书展到来之际,我们走访了几家城市书房,它们或许不起眼,但它们就是安静地在那里,散着书香敞开大门,欢迎每一位市民。

家门口的城市书房|书灯长明处,嘉定夜未央

郭女士喜欢借阅美术类和生活类书籍

家门口的城市书房|书灯长明处,嘉定夜未央

认真做笔记的老先生

角落里,一位老先生则摊开笔记,在历史读物的字里行间留下思考的痕迹。他的桌上除了保温杯,还备有笔和纸,“习惯做读书笔记,这里离家近,氛围也很好”。更有中学生兴奋地借走几本侦探小说,他希望在暑假里面能够多读一些课外书,母亲在旁含笑提醒“别贪多”,他们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偶然发现了这个24小时借书处,“平时在嘉定图书馆借出来的书也可以在这里归还。”这些平凡剪影,正是城市书房最动人的注解。

家门口的城市书房|书灯长明处,嘉定夜未央

嘉定图书馆内部。

今天到访的这家“我嘉书房”位于嘉定区图书馆门口位置,边上则是嘉定区文化馆。这片建筑群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马清运设计,其室内设计部分由台湾设计师周光明完成。该建筑以其江南庭院风格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而闻名,屋顶设计形似翻开的书籍,外立面采用青灰色“窑变面包砖”与玻璃幕墙相结合,体现了古朴与现代的完美平衡。2013年,该图书馆被美国权威设计杂志《Interior Design》评为“全球最佳公共图书馆”。

嘉定图书馆外景

2017年1月8日,全市首个政企合作模式的24小时图书馆延伸服务项目“我嘉书房”在嘉定菊园新区启用,定位为“高颜值、多功能、公益性”的社区阅读空间。 此举原是为解决新建社区文化设施不足问题。目前“我嘉书房”已经覆盖全区12个街镇,并与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系统联网,真正做到了图书“通借通还”。这些书房依托社区、商圈、乡村、绿地等多元场景,以鲜明的主题化特色和智慧化服务,深入市民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家门口的文化客厅”。

2025年7月30日,由嘉定区委宣传部、区新闻办、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启动,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何冬英介绍,在空间建设上,嘉定坚持融合共建理念,充分盘活社会资源,将“我嘉”系列文化新空间嵌入邻里中心、园区、商圈、酒店、银行、景区及民营文化艺术场馆等地。目前已在嘉定全域建成30个“我嘉书房”、78个“我嘉秀空间”,53个“我嘉阅空间”,13个“我嘉艺空间”,并引入优质公共文化资源,进一步做强“15分钟文化生活圈”。

书房内的阅读桌

24小时“我嘉书房”内的图书

24小时“我嘉书房”内的图书

“我嘉书房”正以多元主题,融入城市肌理,打造了各具特色的阅读空间:嘉定新城宝龙广场书房主打亲子阅读,在繁华商圈辟出静谧天地;艺外萄源书房毗邻葡萄公园,以艺术书籍与清幽环境相得益彰;南翔镇安居广场书房以620平米超大空间融合古镇文化,配备国学屏、书法机等数字设施;南翔名士居书房为连环画主题馆,藏书5100余册,含4000册连环画。菊园双创街书房与绿地天呈书房成为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引导青少年参与图书管理、读者服务,深化社区连接。

“我嘉书房”这方小小的天地,正以不灭的灯火与敞开的怀抱,默默滋养着嘉定新城的人文根系。它不仅是一处阅读的驿站,更是城市向每位居民递出的一张温暖名片。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家门口的城市书房|书灯长明处,嘉定夜未央》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