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华保壳压力下连续现金收购 跨界转型业务协同待考

*ST海华保壳压力下连续现金收购 跨界转型业务协同待考

hyde555 2025-08-08 装修装饰 4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上市公司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吸引着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市场各方的密切关注。,近期其控股子公司茫崖源鑫一系列的收购举措,引发了市场对于其战略转型、保壳意图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广泛热议。

  保壳压力如山 收购动作频出

  7月29日晚,*ST海华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茫崖源鑫能源有限公司计划以4300万元现金,收购巴州鲁新鼎盛燃气有限公司100%的股权。鲁新鼎盛主要从事CNG、LNG加气服务,以及成品汽油、柴油的运营管理,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沙漠公路(萨勒瓦墩)315国道1898 + 900米处,处于新疆南疆地区315国道的优越地段,正对G0612西和高速(西宁 - 和田)且末进出口,处于233省道和315国道的交汇处,是一座集加油、加气(CNG和LNG)为一体的综合合建站,并且还涵盖宾馆住宿、餐饮、车辆维修等多元化服务。自2024年6月投入运营以来,其业绩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同一天,*ST海华还披露,茫崖源鑫拟以422.11万元现金收购新疆庆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若羌源鑫能源有限公司51%的股权。若羌源鑫主要经营CNG、LNG加气的运营管理,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融合发展示范园南山路东侧220米、315国道南侧60米处。若羌县地理位置特殊,是内地进入新疆的重要门户,东与甘肃、青海两省相连,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西与且末县毗邻,北与尉犁县和吐鲁番、哈密两地区交界,面积广阔,为业务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地理优势。

  *ST海华表示,通过茫崖源鑫收购鲁新鼎盛100%股权和若羌源鑫51%股权,能够充分利用这两个标的公司所在重要物流通道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增加(LNG、CNG)加气站站点的布局,大力提升茫崖源鑫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同时,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清洁能源产业的布局规划,加快公司的转型升级与发展,扩大公司的经营规模,提升未来的增长潜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这看似雄心勃勃的战略布局背后,*ST海华实则面临着严峻的财务危机和保壳压力。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在2022 - 2024年期间,营收持续下滑,分别为5.35亿、3.56亿、2.37亿,2024年更是亏损8993万元,因此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主板营收退市标准为3亿元)。进入2025年,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一季度依然亏损80万元。在这样的财务困境下,急需注入新的业务来改善业绩,避免因连续亏损而被退市。

  此次收购公告集中在2025年7月末发布,正值半年报窗口期,且若羌源鑫和鲁新鼎盛的评估基准日均定为2025年5月31日,这一安排使得下半年的收入能够并入报表,对2025年全年业绩产生直接影响,保壳意图较明显。

  业务协同待考

  *ST海华从传统的工业装备制造转向天然气运营,这一转型之路存在着显著的跨界特征,面临着诸多协同基础薄弱的问题。

  从业务跨度来看,公司传统主业为齿轮箱、电梯配件等,而标的公司从事的天然气运营与之在技术研发(精密制造与管道运维截然不同)、供应链(金属原材料与气源采购差异巨大)、客户资源(工业客户与民用/工商业用户完全不同)等方面均无重叠。

  同时,天然气行业受到政府定价机制的严格管制,毛利空间有限。近几年,多地出台了配气价格限制政策,这对标的公司的盈利增长形成了天花板。此外,*ST海华未披露标的公司特许经营权期限、覆盖用户规模等关键参数,使得市场无法准确评估其长期价值。

  *ST海华的这两次能源资产收购,虽然看似为公司的转型升级和业绩改善带来了一线希望,但在保壳意图背后,隐藏着业务协同困难、及行业政策约束等诸多问题。公司未来能否成功在清洁能源领域站稳脚跟,实现业绩的逆转和可持续发展,仍需时间的检验。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ST海华保壳压力下连续现金收购 跨界转型业务协同待考》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