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虽然上半年业绩增长,但(300750.SZ,03750.HK)的这份成绩单似乎并不被资本市场认可。
7月30日宁德时代交出上半年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实现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同时,宁德时代还宣布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人民币10.07元,合计约45.7亿元。这本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但从7月30日至8月1日的3个交易日内,宁德时代A股和H股股价连续下跌,A股从292元降到263元,降幅接近10%,H股从462港元降到403港元,降幅接近13%。
一名资深投资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宁德时代近日的股价表现与业绩无关,主要是H股过去一段时间涨势太猛,冲高回落,另外宁德时代关于固态电池商业化的解读降低了市场热度。
券商力挺
宁德时代近3天的股价走势,在两年前的一幕似曾相识。
2023年宁德时代曾遭到过一次做空,当年6月摩根士丹利突然抛出了一份50页的研报,一是指出公司海外业务受到诸多限制,二是质疑公司向合作伙伴的返利计划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三是预期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将会被其他动力电池厂商瓜分。
这让宁德时代市值一天内缩水549亿元。
2025年7月30日至8月1日,宁德时代港股从462港元跌至403港元,跌幅近13%;A股从292元降到263元,跌幅接近10%。
而就在7月30日,宁德时代发布了一份看上去不错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实现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33.33%。另外宁德时代拟以现有总股本4,559,310,311股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已回购股份22,632,510股后的股本4,536,677,80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人民币10.07元。
由于有“前车之鉴”,部分投资者惯性地认为宁德时代又被做空。
不过,如今的情形与两年前有较大不同,最大的区别是摩根士丹利力挺宁德时代。在宁德时代发布半年报前夕,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将宁德时代定位为一家“以技术升级驱动资本回报”的科技平台型公司,认为其核心竞争力并非规模制造能力,而是源源不断的技术进化与生态系统构建能力。研报中颇多对宁德时代的溢美之辞。
不仅如此,国内不少券商研报也给予宁德时代“买入”“优于大市”“跑赢行业”评级,比如华兴证券研报认为宁德时代业绩稳健,盈利能力不断改善;研报给予宁德时代“优于大市”评级,指出其动储电池出货快速增长;给予宁德时代“跑赢行业”评级。
只有高盛将宁德时代H股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目标价定为436港元。
非业绩之过
部分投资者不能理解,既然业绩上涨,分红给力,机构力捧,为何宁德时代依然下跌?
记者采访了多名投资人,大多认为宁德时代近期股市与业绩无关,而要归结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冲高回落,尤其是港股;二是宁德时代高管在2025年半年报业绩解读会上关于固态电池的言论给市场泼了冷水;三是宁德时代业绩虽然增长,但没有达到市场对它的预期,尤其是第二季度。
5月20日宁德时代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307.18亿港元,这是今年港股市场的现象级事件,是近3年来港股市场最大规模新股发行,也是上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当时宁德时代发行价格以263港元为上限,此后股价不断攀升,至7月29日收盘涨至462港元,近两个月涨幅高达75%。中间偶有回调,但幅度不大,7月30日下跌7.66%是其港股上市以来最大跌幅。
7月30日晚间,宁德时代召开2025年半年报业绩解读会,其高管对固态电池未来趋势给出了观点:目前固态电池资本的热度比产业热度高,企业可以做一个样品或试验品用来广告宣传,但真正商业化的时间较长。第二天宁德时代又重申:公司非常重视固态电池,在固态电池领域已有10余年的研发积累,目前已组建了业内领先的研发团队,加大固态电池领域的投入,技术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固态电池行业的科学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有一些工程问题,离包括供应链在内的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今年上半年,固态电池概念在资本市场十分活跃,作为固态电池概念股之一,宁德时代股价也被一次次推高。但宁德时代关于固态电池的观点显然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虽然其陈述是客观事实。
星辰新能联合创始人陈培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的实现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它全靠界面发生反应,这就需要高度贴合的界面,可能要在高压等一些条件下才能实现,这在日常状态下是很难的。其次是在它的反应过程中,一旦界面被破坏,整个电池就瞬间衰减。”
另外,从业绩来看,宁德时代虽然增长,但却未达预期,尤其是第二季度。高盛研报指出,宁德时代第二季度营业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8%,较高盛预期低10%。高盛估算第二季度宁德时代电池销售量约150吉瓦时,同比增长34%,但较预期低5%,单位毛利为每千瓦时135元,低于预期的150元。由于预期宁德时代电池单位毛利继续下降,高盛将宁德时代2025、2026年、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5%及3%,下调H股评级至“中性”。
而在7月上旬,高盛研报预计宁德时代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将达到1047亿元,纯利将达到156亿元。
“老大”的烦恼
作为“电池一哥”,宁德时代时常有“被冒犯”的烦恼。
自2021年以来,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海辰储出现了多项专利权纠纷。2021年以来,宁德时代就“正极极片及电池”“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5项专利起诉中创新航侵权,索赔总金额超过6亿元。2023年,中创新航反诉宁德时代,索赔10.07亿元。今年6月,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其创始人吴祖钰等。值得一提的是,吴祖钰曾是宁德时代技术骨干。
一名锂电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老大是很多人学习的目标,前期也是挖人的目标。”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上,宁德时代出货量排名第一,中创新航排名第四;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市场上,宁德时代出货量第一,海辰储能、中创新航位列其后。也就是说,宁德时代的专利战,是电池领域头部企业的利益之争。
根据ICC鑫椤资讯数据统计,2025年1—6月全球锂电池产量为986.47GWH,同比增长48.29%。Top10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LG、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厦门海辰、三星SDI、蜂巢能源。2025年1—6月全球储能电池产量258Gwh,同比增长106%。Top10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比亚迪、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国轩高科、远景能源、赣锋锂电、楚能新能源。
“在专利许可期限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也没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实施具有保护范围内的专利技术,进行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的行为,会判定为专利侵权。”康德智库专家、北京京师(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诚冬向记者解释。
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专利业务部负责人张安强表示,专利侵权案件赔偿金额的确定通常有四种方式,分别是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获益、参照专利许可费合理倍数确定以及法定赔偿。对于故意侵权且情节严重的,可以在前三种方式确定数额的基础上适用1-5倍惩罚性赔偿。
硝烟未止,宁德时代的专利权之战还在继续。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谁在做空宁德时代?超45亿元分红难阻A+H股全线跌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