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乡镇履职清单,让基层治理告别大包大揽

马上评|乡镇履职清单,让基层治理告别大包大揽

hyde555 2025-07-30 中式家装 2 次浏览 0个评论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从中央编办获悉,自2024年2月以来,在先行试点基础上,全国3.8万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履职事项清单工作。截至2025年6月底,清单已全部编制完成,取得明显成效。

编制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简单来说,就是明确乡镇(街道)的职责范围,厘清“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清单编制全面完成,标志着县乡两级权责关系更加清晰,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可以有效破解“小马拉大车”的治理难题。截至6月底,各地形成的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平均340项,其中,基本履职事项117项、配合履职事项99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124项。

乡镇(街道)是最基层的组织,是落实中央和地方各项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承担着“上传下达”的关键职能。

然而长期以来,乡镇(街道)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的困境。由于权责边界模糊,许多本应由上级部门承担的职责,被层层下压,导致乡镇(街道)承担了大量指令、任务和考核压力,陷入大包大揽的被动局面。

比如,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些地区的村干部,既是网格员、食品监督管理员、交通劝导员,也是河长、田长、林长、路长。“小马拉大车”的超负荷运转,容易浪费行政资源,挫伤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更影响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而且,部分乡镇(街道)在缺少执法权的情况下,被摊派承担执法任务,一旦出现责任问题,极易引发推诿扯皮,影响政府公信力。

更必须警惕的是,权责边界不清晰,还可能催生一些形式主义负担——为应付上级考核,一些乡镇(街道)干部不得不重复填表报数,被动应付各种表面工作,反而没有了精力去好好服务群众。履职事项清单工作的全面推开,正是对这类问题的有力回应。

通过清单梳理,部分事项回收到上级部门,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更加明确。一方面,有助于给基层减负松绑;另一方面,明确权责边界,能防止履职缺位或越位,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的规范性。

对基层群众而言,有了明确的履职清单,意味着办事有据可循。具体事项该找哪个部门、如何办理,将有更明确的指引,可以有效减少“踢皮球”“打太极”等推诿现象,让基层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清单编制过程中,还取消了一批没有实质意义的信息数据报送、创建示范、评比考核等事项,进一步为基层卸下形式主义包袱,把更多精力用来为百姓办实事。

当然,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清单的编制完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在于后续的执行与落实。对此,还得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对违规向基层加码的行为严肃追责。

乡镇(街道)是国家治理的末梢,权责清晰与否,直接关系整体治理成效。基层告别大包大揽,干部从无谓的形式主义事务中抽身,专注于为民服务,基层治理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升。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马上评|乡镇履职清单,让基层治理告别大包大揽》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