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是这样炼成的|专访《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

2025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是这样炼成的|专访《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

hyde555 2025-07-22 装修图样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友发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在中国动画电影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罗小黑战记2》是一个非典型样本。

罗小黑诞生于2011年,是导演木头创作的番剧《罗小黑战记》中的主角。番剧的一集是5分钟,常处于“年更”状态,在国动的蛮荒时代,这部低成本的治愈系动画获得了9.5的豆瓣高分。

之后《大圣归来》等动画电影成为爆款,也让市场和资本对国动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罗小黑”随之获得拍大电影的机会,并在2019年上映后收获了3.15亿票房和豆瓣8分。

《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曹紫建告诉界面文娱,“在当年的市场环境下,第一部的节奏和表达方式确实不是非常典型。但从IP的成长线来看,那时的小黑刚进入和认识世界、和大家建立认知,节奏自然会比较缓慢,而治愈的基调和内核始终没变。”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呈现出快速成熟的态势。作为吸引年轻观众的重要类型,动画电影正在成为电影市场的新增长点。“哪吒”取得的巨大成功,标志着市场已经具备了容纳头部动画作品的能力。然而,要实现动画电影市场体量的持续扩充,还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内容作为支撑。

2025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是这样炼成的|专访《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

《罗小黑战记2》正是这种多元化探索的代表作之一,其坚持的二维手绘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为市场提供了差异化的选择。

相比第一部,制片人丛芳冰认为续集最大的困难是制作难度的升级,《罗小黑战记2》长达六年的创作周期里,其体量从第一部的7万张手绘原画扩展到20万张。团队采用每秒24帧的标准来提升动作流畅度,其中一场飞机打斗戏份的制作周期就长达一年。

作为第二部,如何平衡承接老观众和让新观众顺利入场,也是创作上的难点。《罗小黑战记2》在故事创作上扩充了前作的世界观,同时加入了新的角色和冲突。丛芳冰认为,团队在创作时特别考虑了新老观众的平衡,既保留老观众熟悉的元素,也确保新观众能够理解剧情。

在电影上映后,《罗小黑战记2》的豆瓣评分来到了8.6分,是截至目前今年华语最高分的动画电影和院线电影。这意味着电影后续票房拥有更长期的口碑效应,而罗小黑的大电影也算是实现了从0到1,从1再到2的过程。

2025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是这样炼成的|专访《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
《罗小黑战记2》评分 图源:豆瓣

动画电影大多还是通过爆款作品来获得市场,有些老牌动画IP则容易在大电影制作时翻车。对动画行业而言,《罗小黑战记2》的启发在于通过长期的IP运营以及电影的推出,成功培养了长期且忠实观众。对发展时间并不长的中国动画来说,“罗小黑”算个稀缺品。

在谷子经济爆发后,消费品市场和内容市场都在寻找本土动画IP。但IP不会一天建成,这是一个创作者和消费者共同建构的长期过程,正如曹紫建在采访中所说的,“IP就像一个银行,要一直往里存钱,才有可能取出来。”

01 从七万到二十万张原画

界面文娱:为什么第二部距离第一部隔了六年之久?

曹紫建二维动画很多要靠手绘,一秒画面最起码要画12张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大概是20万张。第二部不管是从画面、整体镜头调度等设计,还是世界观来讲,相比第一部都是大的升级。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要落到实处,需要反复推敲,再加上本就存在的物理时间,整体工期确实需要这么久

界面文娱:第一部大概是七万多张原画,第二部等于体量扩张了两倍多。

丛芳冰:这都体现在电影画面动作流畅度以及视听的升级,基本上所有打斗镜头和那些快速流畅的动作,全都是一秒24帧。

2025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是这样炼成的|专访《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
电影打斗场景 图源:片方

界面文娱:第一部结束后就启动了续集的计划?

丛芳冰:我们从2019年开始做剧本,差不多花了一年半。

界面文娱:六年时间有超出预期吗?

丛芳冰:符合预期,第一部我们做了五年。现在的制作其实已进入比较工业化的生产流程。但因为要一帧帧手绘,画毕竟不能复用,所以物理时间是无法缩短的。做第一部时还是第一次做长篇故事,大家在摸索中。到了第二部,在第一部经验基础上会知道怎样做得更好。

界面文娱:会有对市场的担忧吗?

曹紫建:作为制片人,要考虑创作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市场完全快速变化的情况。

我们的内核一直没变,只要坚持住这些,在表现形式、视觉呈现以及整体层面给大家新东西,可能就是IP延续下去的方式。市场方面可能是表达方式的区别,比如宣发方式,但内容在坚持自己的同时,会做更多加成。

界面文娱:你们之前提到,做第一部时关于剧情等和资方有过争论,资方觉得可能不太符合好莱坞的标准设置。第二部还会有这样的争论吗?

丛芳冰:不会。第二部动画在故事结构的完整度、矛盾冲突的激烈程度上,都比第一部有很大提升。

曹紫建:我们一直觉得,要从罗小黑角色视角出发,考虑他接下来要走什么样的路,性格和成长会是怎样,他会经历哪些新事情、面临哪些选择,再去创作要赋予角色的新内容。

新角色的加入也不是符号化的,做得很丰满。这个角色的出现会给小黑带来怎样的新成长、新冲突,会让整体故事有怎样的新走向,以及小黑能得到怎样的成长和发展,这可能是 IP系列的发展方式。

在当年的市场环境,第一部的节奏和表达方式确实不是非常典型。但从IP的成长线来看,那时的小黑刚进入和认识世界、和大家建立认知,节奏自然会比较缓慢,而治愈的基调和内核始终没变。到第二部,他长大了,要面对新问题、新冲突,看到更宏大的世界观,节奏自然就加快了,就像我们小时候看世界节奏也会比较慢一样。

界面文娱:印象特别深、花精力最多的是哪场戏?

曹紫建:飞机上的那场,这场戏我们请了飞机顾问,在平流层快速飞行的状态下,要在平衡真实状态的前提下呈现动作场面,不能凭空想象,世界观要像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一样。

界面文娱:在动作设计时,会参考真人电影吗?怎么让它更有新意或视觉冲击?

曹紫建:其实不光是动作设计,每个细节我们都希望用这种精益求精的程度去做。电影有个小黑和师姐去吃火锅的镜头,细节细到什么程度呢?涮火锅时,苕皮滑下去,宽粉滑下去的样子,都要去火锅现场观察,大家讨论这些食材滑下来是怎样的,还会捡起来拍下来,再根据它们掉落的节奏去画。

我们会大量实地取景。因为你看到的那个世界,不管是坐高铁还是在真实场景里,都要给人一种还原现实的感觉。除了做天马行空的东西,现实生活的部分我们都会这样去呈现。

2025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是这样炼成的|专访《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
火锅场景  图源:片方

02 二维有它独特的魅力

界面文娱:动画行业尤其是顶端的技术人才相对稀缺,你们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吗?

曹紫建:小黑团队相对比较稳定。因为团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不需要考虑太多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大家来上班有点像小时候去幼儿园,不用考虑每天早中晚吃什么,因为有食堂大叔和阿姨会做饭。

团队之前从北京搬到了天津,也是考虑到大家的生活成本问题。通过各种人文关怀,让团队稳定性比较强,这也是针对市场上二维动画人才稀缺的情况所做的应对。

第一部电影时,我们每个新加入团队的人都要熟悉小黑的作画风格和流程。我们有个核心主创,第一天上班画一个脸就花了一天时间。这其实是很需要匠人精神的工作,需要不停重复、熟练,熟能生巧,没有捷径可走。

界面文娱:你们是一直坚持二维吗?上次采访好像说过可能会考虑尝试3D。

丛芳冰我们会用三维做辅助工作,但还是以二维为主。二维有它独特的魅力,因为二维需要手绘,画师画每一秒镜头时的当下是有温度的——画师当时可能开心、吃饱了、看了好看的剧,或者失恋、结婚等等,这些都会体现在画面里。几年后再看那个画面,能立刻感受到当时的状态,这就像我现在去看孙燕姿的演唱会,想用现在的年龄去感受20年前听她的歌时的状态,这种独一无二、有人文魅力的状态,也是团队一直坚持做二维的另一层逻辑。

二维动画的特点是每个人手绘风格都不一样,一旦神韵变了,感觉就不对了,这是很明确的风格化问题。

界面文娱:之前采访中提到过,最大的困难是制作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次还存在吗?

丛芳冰:这次最大的困难是制作难度的升级。另外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二部,如何平衡承接老观众和让新观众顺利入场,也是难点。不过目前我们做到了兼顾:一方面延续了整个世界架构,通过老观众熟悉的角色及其情感羁绊,还有番剧和第一部中的一些梗作为小彩蛋,让老观众感到亲切;另一方面,第二部是相对完整独立的故事结构,开篇用巧妙方式零门槛地介绍了世界观和人物关系,新观众理解起来没有障碍。

在情感和主题上也有衔接与深化。第一部中小黑认识世界、建立信任,主题比较偏向孩童视角;第二部随着他的成长,学会了理解、担当和责任,还探讨了能力变强后要理解力量背后意义等更普世的价值观,这些都能让新老观众、大人小孩无障碍观看。

曹紫建:希望能覆盖整个大盘观众,这在创作上其实挺难的。动画片有合家欢属性,肯定有小孩子看,那在台词和情节设计上,就要做到让小孩能看懂,大人又不觉得无聊,这些都需要平衡。

界面文娱:之前导演说过未来可能分不同团队做番剧和电影。不过番剧在2021年后就没更新,粉丝也一直在催。

丛芳冰:原因很简单,就是团队精力分配的问题。团队一直是更迭着做事,做一段时间番剧,再做电影,一直是这个节奏。

界面文娱:未来还会再恢复更新吗?

曹紫建:肯定会,可以期待一下具体时间,说不定明天就更新了。

2025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是这样炼成的|专访《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
《罗小黑战记》动画页面 图源:B站

界面文娱:这部上映之后,有拓展的打算吗?比如提高电影频率、做更多番剧,甚至开启新项目。

丛芳冰:坦率说可操作空间有限。这个项目需要慢工出细活,不可能单纯靠扩充团队就马上提高产能或开启新项目,还是想踏踏实实把一件事、一个项目做好。

界面文娱:会有更长期的电影系列设计吗?比如在做第一部时,就有一个更长的故事或宇宙规划。

曹紫建:这一部已经在扩展世界观了,包括新角色的加入,都是围绕小黑接下来会经历、成长、得到什么来展开的,我们会沿着这个主线继续往前走,也会有新的世界观展示给大家。

界面文娱:从IP经营的逻辑来看,像《哈利波特》这样的电影有多部作品,主角在成长,观众也跟着一起成长,从而形成IP,感觉你们似乎也在做类似的事。

曹紫建:这不是有意去做的,IP就像一个银行,要一直往里存钱,才有可能取出来。要在不同时间赋予它不同的心境和情感,我们的内核、治愈的逻辑、普世价值观一直没变,只是在更新IP在某一阶段该做的事。

至于IP运营逻辑,我们希望小黑能出现在你生活的每个角落,融入你的衣食住行。这次我们也在做这件事,和名创优品、必胜客、泡泡玛特的合作,就是希望在吃喝住行里,小黑能有一个点或一些情感陪伴着你,这可能是和IP一起成长的核心。

2025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是这样炼成的|专访《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
罗小黑快闪店  图源:片方

03 动画电影比真人电影出海更有优势

界面文娱:现在和第一部上映时相比,动画电影行业的环境有什么变化吗?

丛芳冰:动画电影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好了。类型越来越多,市场关注度也高了,六年前没有这么多。这几年不管是技术的成熟,还是题材的丰富多彩,都是好事,因为只有市场好了,我们才可能有继续被观众看到的空间。

界面文娱: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十年前还有公司还想借鉴国外的方式做爆款,但后面证明还是要靠本土创新。

曹紫建:我们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一点。东方人、亚洲人的情感内核传递需求更复杂,要求也更高。比如电影里师姐这个角色,就很像现代人的状态——内心情感非常丰富,但因为遭遇的事情,可能不愿意表达,或者表达时很隐忍。比如“师傅你多来看看我”这句台词,我们给了她好几分钟的留白镜头来体现细腻情感,这种表达和西方人完全不一样。

界面文娱:会考虑这部作品出海的问题吗?

曹紫建:已经在落实当中了。在日本11月7日会上映,找了花泽香菜做声优,还有其他重量级的人。

我们不会主动去迎合市场,但会在细节上更贴近当地。比如片中“若木”这个词,要让美国、欧洲或东南亚等市场理解,就需要在本土化翻译上做很多功课。动画电影相对其他片子没有那么多门槛和壁垒,更容易在全球市场推广。

界面文娱:对中国电影整体来看,现在是不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出海时机?王长田在今年上影节上说现在可能是中国电影达到上一阶段香港电影那样文化传播力的机会。

曹紫建:是的,尤其是动画电影没有那么多文化壁垒。迪士尼进入中国其实也是通过动画片,而不是靠真人片。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西方面孔对我们来说还是有门槛的,真正的好莱坞进口大片是21世纪初才开始进来。在接受度更高的情况下,动画电影肯定会比真人电影出海更有优势。

界面文娱:未来几年国产动画的竞争重点会是什么?就当下整个动画产业来说,是故事、技术,还是IP运营?

曹紫建:我觉得是故事,我们一直在强调不负期待,因为核心粉丝肯定是有所期待的。故事本身的内核、要表达的东西,这些维持不变,同时大家能接受其中新的观点和变化,这很重要。

技术、IP运营我觉得都是加成,不是最核心的东西。如果这些核心的东西变了,整个IP就变味了。我们希望观众看完第二部后没有失望,甚至还有些小惊喜,先达成这个目标,再谈下一步。

界面文娱:上映前会不会对票房有压力?毕竟今年尤其最近几个月市场不算太好。

曹紫建:压力肯定有,尤其是暑期档竞争太激烈了,每周都有大片上映。但我们更希望观众看完觉得不错,能被治愈、感到爽快或可爱,那就很欣慰了。

界面文娱:这两个月很多从业者在聊,电影是否需要新的改变,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比如《蜘蛛侠:平行宇宙》就有新的表现形式,动画电影有必要改变吗?

曹紫建:《蜘蛛侠:平行宇宙》之所以成功,核心不是形式新,而是它传递的内核有力量,形式只是包装。就像《流浪地球》,传递的内容才是核心,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只要内核没问题,形式可以多变。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2025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是这样炼成的|专访《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